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明天子》


    第(2/3)页

    但是他既然已经决定了,他就决定要做下去。

    朱祁镇问王振说道:“王大伴,这件事情,你先安排一下,将事情给挡一挡。”

    “是。”王振说道:“陛下何须担心那么多,太皇太后没有阻止的意思,直接向内阁下旨便是了。”

    整个天下,王振就忌惮太皇太后,对外面的文武大臣,并不是多担心。

    他忌惮太皇太后,是因为他在太皇太后这边吃了亏。太皇太后真想弄死他,简单之极,而他在永乐年间入宫,见了不知道多少大臣,在永乐帝面前,就好像是鸡子一般,动则投入监狱之中。

    如杨士奇就好几次下狱。甚至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在狱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祁镇并不了解皇帝这个位置的力量,最少王振比他要了解。

    朱祁镇觉得还是要谨慎一点,说道:“听说父皇在的时候,遇见了难题,总是找杨荣?”

    王振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当初废后之事,就是杨荣大人为先帝谋划的。”

    “好。”朱祁镇说道:“明天你去内阁,请杨荣师傅来见朕。”

    “是。”王振说道。

    处理了这一件事情,朱祁镇才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振就亲自来到了文渊阁之中。

    这个时候,文渊阁之中,就已经忙碌无比了。

    文渊阁之中的格局也变了,之前是一张金交椅放在最中间,用红布蒙了。这是皇帝御座,除非皇帝过来,否则是不用的。

    内阁五位都在御座之下,两侧长桌,长凳。这长凳就是到了现在,有些学校食堂还在用的,刷着红漆的长木板凳,没有靠背的。

    而今上首却是两把椅子,王振知道一把是给皇帝的,一把是给太皇太后的。

    上次太皇太后带着皇帝来到此地,就是如此坐的,只是将这个格局保留下来了。

    每天早上,就有无数奏疏从天下两京十三省六部五军都督府,六科都察院呈递到这里来,然后中书舍人们再将这些奏疏分类,呈给内阁诸位批阅,

    内阁票拟之后,再令小太监,送到宫中,本来该是皇帝批阅的,而今却是王振代劳之。

    王振批红之后,再将奏疏送回内阁。

    这个时候,内阁才根据披红,拟诏,然后送往尚宝司用印,大明有二十四块玉玺,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玉玺,这里就不用说了。

    这个流程走下来,才是有法律意义的圣旨。而即便是圣旨也有被下面官员封还的。

    至于没有走这个流程的皇帝旨意都是中旨。

    当然了,皇帝权威重的时候,圣旨与中旨的分别可能不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