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妈妈!”伤兵艰难的吐出一个令人沉默的词语。 “带给你妈妈,我知道,我知道了!”年轻骑兵欣喜若狂,拼命点头。“兄弟,告诉我你的名字。” 只是,迎接他的是沉默。 努力挣扎至此的伤兵,再无气息! 头已经微微垂下。 这应该就是他坚持到现在也不死的理由。 他希望,有人能将他的遗物,带给母亲。 那里面,应该有他想对母亲所说的话。 “放心,放心,我杨小波只要能活着,就一定将兄弟你的遗物送回家。”年轻骑兵眼中的泪狠狠淌下来,搂着已经失去所有气息的伤兵发誓。 周围骑兵,立正行礼。 虽然战场上行礼违反军纪,但他们认为,为这名顽强至此的士兵,值得如此! 最终,这名受此重创依然坚持不亡士兵的遗物,碾转骑兵营数名士兵之手,在战后的第五个年头,由已经成长为骑兵营长的吕三江跋涉数百里,亲自送至西北某个县城。 那绝对是个殷实之家。 年轻的中国步兵,原本可以继承祖业,不说如何荣华富贵,也能够安安稳稳渡过一生。 可是,被父母花重金送到北平读书的青年,选择在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月,加入了正在招兵的67军。 奉命撤退的新兵,在最后的战场,选择了以这样的残酷放弃生命权势了他参军的初衷,而后,又用无与伦比顽强生命的坚持,诉说着他对母亲的抱憾。 不用看小本中的文字,在场所有的人,都懂! 年迈的母亲,直到亲眼见到儿子停留在1937年11月中旬某天的绝笔,才知道数年不知踪影的儿子,早已将身许国! 妈妈,对不起! 这是士兵在日记本上最后的记录。 也是唐刀命令分兵,两师警卫营负责建立阻击阵地阻击第36步兵旅团的那一天。 在场之人,无不大恸! 整个县城,家家挂起白幡,仅为此一子弟! 是日,该城参军数百人! 国战胜利之后,能返家者,不过十之有一。 但该县参军失子者,每至年节,必有人前往探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