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秀姑来杨村-《郑家大院》
在杨村,郑家曾经是单门独姓,现如今枝繁叶茂。
杨村地处里下河的黄土荡,它三面环水,只有东边与官道相连,距江都故城不过二百余里路程。
那是几十年前的的一个下午,淮海战役结束不久,杨村的村头,来了位穿旗袍的小脚女人。
看她年龄二十出头,自称是王大扣的外甥女,名叫秀姑,现在父母双亡,是来杨村投亲的。
杨村,没有一家姓杨,王姓居多,至于村名怎么来?众说纷纭。
梳理历史不难发现,杨姓最高光的时刻,就是隋朝建立者杨坚。
可好景不长,隋朝在第二代继承者杨广手中轰然倒下,他也在江都身首异处。
有人猜测,当年杨广漏网的后代逃难至此,便有了杨村。为了躲避追杀,便把杨姓改成王姓。王者,万人之上,皇帝也。
王姓在杨村,一代又一代相承,有些人年龄虽小却辈份颇高,王大扣就是其中之一。
王大扣父母都不在人世,只有一个姐姐嫁在外地,自从他出去参军后,没有回来过,生死未卜。怎么办?收还是不收,留还是不留?村民们犯难了。
按情理,是应该收留,可现在是寒冬腊月,家家都没有过多的余粮,怎么养活她秀姑?再说,住哪儿是个大问题。
就在这时,路旁的一个流浪汉出声,“姑娘若不嫌弃,跟我走,我有地方给她住,也可以讨饭养活她。”
这个流浪汉,何时来到杨村,村民没有很深的印象。只知道他拖着跛脚,早出晚归,夜宿三王河大堤上一间茅草屋里。
秀姑抹抹眼里的泪水,不由仔细打量眼前这位流浪汉,只见他的衣服已邋遢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而且破破烂烂,只能遮体却无法御寒。
再瞧他的脸,脏兮兮的,估摸在三十岁左右,却不难看,而且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英威之气。
这时有人提出异议,说一个姑娘随一个单身流浪汉一起住,谁能保证她的安全,假若夜晚欺负她怎么办?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秀姑是王家门头上的亲戚,而且论起辈份,是最小辈的太奶奶呢。
无处可去的秀姑,此时很坚决道,“谢谢各位亲戚能收留我在杨村住下。至于安全不是问题,我是个女人,迟早要嫁人的,只要他能养活我,我无怨无悔。”
话说到这份上,没有人再言语了。当事人已打算随时以身相许,别人瞎操什么心。
没有人问她从哪儿来,也没有人质疑她的身份。
多年后,当年现场亲历者才如梦方醒,大冬天还能穿旗袍的女子,绝不是一般的女人。
此时数九寒冬,凛冽的北风就是刀子,在秀姑的脸上,划了一刀又一刀口子。
她没有哭泣,也没有退缩,就这样,秀姑随流浪汉来到三王河大堤上的茅草屋。
这间茅草屋原先是打渔人搭建的,打渔人到别处讨要生活后,就被废弃在此。由于年久失修,而且长年没有人住,已破落不堪,随时有被风刮倒的可能。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得明白,当晚,秀姑是怎样在四周漏风的茅草屋熬过来,而没有被冻死。
wap.
/135/135012/3169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