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再无龟山先生-《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第(2/3)页
赵明诚不敢用手触碰王伦手中的绢帕,只是用手指在空中不断的比划,口中喃喃道:“错不了,此乃蔡中郎手书无疑,而且是其巅峰之时所作。半季兄,此物可换?名城愿倾家相赠,只图取回一观。”
他面红耳赤,手足无措,似乎对如此宝物自己却廉价巧取无地自容,但是这蔡中郎的手书却是真迹,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弃,赵明诚就是这样,他可以为了金石连自己的性命不顾。另外几人也纷纷开口,求王伦无论如何也要割爱,自己愿意拿家中一切来换。
王伦微微一笑,讲锦帕轻轻折好,在众人火热的眼神中,双手递给赵明诚道:“德甫兄言重了,德甫兄乃当代金石大家,所谓宝剑赠英雄,此物便当做见面礼赠与德甫兄便是。”
赵明诚闻言如遭雷击,如此宝物换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舍得赠与他人,这王伦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便拱手相赠,莫非有所企图?赵明诚是聪明人,但奈何他更是一个痴迷金石之学的巨匠,如此神物他又岂能视而不见。
一旁的李清照狂拽他的衣袖,让他总算勉强收住伸出去的双手,强行按捺住自己躁动的内心,对着王伦尽力平稳声音道:“无功不受禄,赵某岂能受半季兄如此大礼?”
一旁众人听的心中大骂:“假正经!在这种天物面前居然还惺惺作态。这王伦如何将此物给他?这要是给我多好!”
王伦笑道:“德甫兄勿忧,小弟还有一事相求,还望德甫兄应允。”
赵明诚愕然道:“却不知半季兄有何事需要在下效劳?”
王伦笑道:“实不相瞒,在下在恽州也算薄有资产,而兴办学院一直都是在下的理想。故此,在下建了一家东篱书院,还望德甫兄贤夫妻和在座各位大才来我书院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赵明诚众人闻言都是惊愕不已,大宋书院之风盛行,民间开办的书院也比比皆是,最有名的便是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要知道,无论哪朝哪代,读书人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就算是武将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也难以成为一代名将。故此王伦未雨绸缪,早在搞田庄建设的同时,咬着牙在梁山上建立了这家东篱书院,只不过这家书院现在还是有名无实,只有一个空壳子,王伦此次来青州,本就憋着把赵明诚等人忽悠瘸了的目的来的。
因为担心赵明诚等人不愿受拘束,王伦不等众人发问,便将自己的治学理念提了出来,当听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十个字后,在场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这十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在座都是大宋最顶尖的人才,闻听王伦此言顿时心底似乎打开了两扇大门,不住口的赞叹不已,一个头发花白的儒生直接上前一躬道:“半季先生,在下苦读圣贤之书,未曾想近日方闻大道之音,在下不才,愿往东篱书院一行,还望半季先生不嫌在下才疏学浅。”
这个老儒生一直在一旁老神在在的坐着,就连刚刚王伦拿出蔡邕的手迹,他也未如赵明诚一般动容,王伦差点以为他只是过来凑数的,不成想他却是第一个过来应聘之人。
王伦还未有反应,却见赵明诚惊道:“杨学士,你莫非不待朝廷重用旨意颁下了不成?”
在场众人闻言也是一惊,一个中年儒生上前施礼道:“莫非先生便是卸任的萧山知县,中立先生不成?”
王伦闻言也是一惊,那老儒生淡然一笑道:“半季先生面前,老夫岂当的了这先生二字。”言下之意,他已经默认了那儒生的猜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