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面港方经理的秘书闵蕾在一条条讲述ISO管理标准的时候,大家听的云里雾里,茫茫然不知所云。 而换了李野上来,几句话的功夫就把大家的兴趣给挑起来了。 第一,李野是出国见识过海外的先进生产力的,而且还在相关的企业参观学习过,这就加大了他的可信度。 第二,李野竟然把矛头指向了生产线上的“老师傅”,要知道这些六级工、七级工,甚至八级工,可都是工厂的宝贝, 用后世的话说,这些工厂里的大师傅都是生产“大动脉”,根本动不得,一斧子砍下去,整个车间都得瘫痪。 所以吧!厂长见了这些大爷都得给他们递烟,李野你个毛头小子竟然敢公然说他们的不是,不想混了是吧? 不过李野接着说道:“当然我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我们一直讲究以老带新、代代传承,师傅带徒弟, 这种模式帮助我们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工人,也建立了我们全品类工业化的基础但是在我们急需要扩大生产的时候,这种模式就有了不足.” 李野说道:“二战时期,灯塔的工厂接到了十倍、几十倍的订单,工厂内也招纳了十几倍的工人, 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原料过度浪费等等现象,因为每一个老师傅脑子里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在改开之前,内地的一些工厂里面,就是没有标准的,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改来改去是真真的“手搓”工业,所以李野说的话,引起了下面很多人的共鸣。 “后来,灯塔首先根据二战之中得到的经验,提出了生产、管理标准化的建议,不再以人为标准,而是以标准为标准,明确质量目标和工作描述、工作指导, 经过多年的总结,这套标准已经趋于完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发展出了国际化的标准.” 李野看到台下的人有些骚动,便拿出了临时准备好的一块小黑板,在上面写了一组数字。 “刚才我说的那些,可能还不够直白,我现在就以我们京城一家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昌北机械厂,在三年前是一家普通的机械加工厂,没有生产计划,效益下滑严重,后来,昌北机械厂跟我们单位一样,吸取了外资,进行了生产改革,” “在吸取外资的第一年,昌北机械厂的产值增长了七倍,工人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但是产品的次品率,跟前面十几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在千分之三左右徘徊,当然,这个千分之三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在去年,昌北机械厂开始进行质量管理改革,他们根据我们内地的现有情况,采纳了ISO质量标准体系的部分相关要求, 然后在今年,同样的生产车间,在不增加设备、人员的情况下,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五,但是次品率却降到了千分之一以下”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旦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开会研究是谁的责任,因为大家都知道是谁的责任,就是普通的工人,也知道是谁的责任。” 李野说到这里的时候,看到台下的朱司长等人明显意动了, 像闵蕾那样干巴巴的讲标准,大家根本就没有代入感,而李野直接摆出了例子,就等同于明晃晃的告诉现场的所有人——只要你们进行管理改革,增加的利润相当可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