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灭门之恨-《华夏真相集》
第(2/3)页
吕布纵马上前,来至两军之中,将戟尖向对面一指,骂道:不知死囚徒!董卓已死,尔等皆是无首之鬼,不思自首悔过,尚敢在此耀武扬威!温侯吕布在此,哪个过来交战?
那白马银枪将军纵马上前,骂道:匹夫吕布,你这一身富贵,到底来自何人?某闻你两次弑父,今从陕西来此,会的便是你这背主忘恩之贼!
吕布被骂到痛处,气得两个鼻孔冒烟,喝道:贼奴,报上名来再战!
来将冷笑:也罢,便让你死个明白。某乃骠骑将军张济之侄张绣,人称北地枪王者是也!废话少说,着某的枪罢!
话犹未了,一招凤凰点头,将金枪舞动,已有三个枪尖直到至吕布面前,主刺哽嗓,捎挂两肩。这杆金枪有个名目,唤作“百鸟朝凰枪”,吕布却是不识。
镜头闪回,叙述张绣来历。
张绣本是骠骑将军张济之侄,自幼过继于张济,便即父子相称。少年之时曾受河西武术名家童渊亲手指教,枪法如神,与益州大将张任是同门师兄弟。
张绣学艺既成,便随同张济效力于董卓麾下,东战西征,从无败绩。因其枪法在西凉一带没有敌手,军中诸将送其美称,号为“北地枪王”,与名将马腾之子马超齐名。
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之时,金城麹胜袭杀祖厉长刘隽。张绣时为县吏,与刘隽交好,于是单枪匹马闯进府衙,当众刺杀麹胜,割其首级而出。
衙中军士来赶,被张绣引弓射杀数人,其余人便不敢再追,逃回府衙闭门不出。
经过此事,张绣声望雀起,本郡之人都认为张绣义气参天,无不愿从其游。
于是张绣招合少年数百人为私人部曲,编于从父张济军中,因此而成为本地豪杰。
闪回结束。张绣本来与牛辅共守陕西,因被张济以书招致,故此来战吕布。
吕布见张绣竟敢小视自己,不由大怒,即催坐下赤兔宝马,挺戟应战。两边催鼓,摇旗呐喊,分别为主将助威,直战了四十余合,难分胜负。
吕布称奇,暗道:师父左慈仙长说过,我这杆画戟天下无对。只有河西童渊,其枪法学自昆仑王母一派,可与我武艺匹敌。观此张绣枪法,莫非出自昆仑一派?
想罢戟法加紧,二马盘旋,又战二十回合,各自精神倍长,两边诸将都看得发呆。
二人正然酣战,忽听鼓声震天,西凉军三路兵马杀来,合击吕布之军。原来是贾诩在李傕营中,听闻西门外吕布出战张绣,以为机不可失,故使李傕传令三军,一起杀奔西门。
吕布抵敌不住,只得回马,将画戟向空中高举,命全军退入城内,将城门紧闭。
李傕大驱西凉精骑,追至吊桥边上。太尉王允当时正在城上观战,放进吕布,即命投石放箭,以阻敌军。乱箭如雨射下,西凉将士寸步难进,李傕急命止攻,勒兵回营。
经此一战,张绣一举成名,北地枪王之号无人不知。
吕布本来不敌西凉诸将,见又添了劲敌张绣,更是志气丧尽。无可奈何之际,便是督兵守城,也渐渐懈怠。
长安城中却有董卓余党李蒙、王方,见此机会难得,趁夜将密书射出城外,与李傕约为内应,次日三更打开城门,偷献长安。
李傕大喜,通报郭汜、张济、樊稠等三将,各引本部兵马,至期聚于城下。
三更将到,只听城内喊声突起,城头火光大盛,城门打开,吊桥放下。随着一声号炮,四路西凉军一齐拥入。
吕布时在南城门口,登时陷入重围。由是左冲右突,见敌兵如同潮水一般涌至,知道拦挡不住,只得引数百骑随从入城,奔向皇宫。
来至青锁门外,便是当初刺杀董卓之处,吕布停住赤兔宝马,招呼王允一同逃走。
王允立在城楼之上,对吕布说道:若天子祖先有灵,能赐福社稷,我即心满意足。如若不能,便以死报效朝廷可也。国家遭难,弃皇上自顾逃命,我不忍为。你可去投河北袁绍,鼓励关东豪杰,要念及列祖厚恩,共赴国难君危。
说完这番言语,便扶献帝逃至南宫掖门城楼,自己亲自仗剑护持左右。
吕布无法可想,耳听身后杀声渐近,只得舍了家眷出城。出了东门,本欲去投袁绍,但见北面西凉兵多,只得向东南杀出,至淮南往投袁术。
当时张绣正在西门,东城并无大将。西凉兵知道吕布英勇,不敢追击,放他去了。
镜头转换,古都长安城内。
城门既陷,李傕等人引兵攻入内城,纵兵掳掠,到处放火。西凉兵趁机抢劫富户,奸淫妇幼,大开杀戒,京城吏民由此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终日号哭之声不绝于耳。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满朝公卿,由此遭难。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人,均被乱军所杀;府中积蓄,亦被抢掠一空。
贾诩见此,急请李傕下令止杀止抢,却如猛虎出柙,遏制不住,收效甚微。
李傕等诸将拥兵至南宫掖门,见到献帝和司徒王允,下马参拜天子,以礼相见。
献帝问道:你诸将意欲何为?
李傕:祸国者乃是太师,我等何罪,陛下不赦?
献帝:今我知过矣,赦免卿等可也。
李傕:臣等非但无罪,且有护驾西迁之功。不予封爵,恐诸将不肯退兵。
献帝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只得依其所求,当即在扬武楼上宣诏:敕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张济为骠骑将军。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此时兵临宫门,刀刃加颈,王允手中无兵,无力阻止,只得听任天子照单封赏。
李傕又奏: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谋诛我等,必请杀之,以谢诸将。
献帝无奈,亦只好诏准,将三人杀了。
贾诩想起好友蔡邕之死,又请李傕上奏天子,必杀王允,为蔡中郎报仇雪恨。
李傕本来不欲如此,但想此后还要多靠贾诩出谋划策,于是便依其议,奏请天子下令,绞杀司徒王允及其妻子。
献帝此时自身难保,准不准奏,已无甚意义。李傕遂命军士入内,将王允牵出,绞杀于楼下。贾诩犹然不肯罢休,终将王允尽灭满门。
画外音:王允以连环奇计为国除害,本来功莫大焉,举国称颂;但因一时不忍,屈杀天下书胆蔡邕,惹恼了贾诩,自己反遭灭门之祸,终年五十六岁。李傕、郭汜之祸,将故汉旧臣杀戮一空,远远深于董卓把揽朝政之害,实为汉室衰亡之源。
献帝见杀王允,深为叹息流涕,无计奈何。李傕得志,与众人议论,欲封贾诩为侯。
贾诩:保命之计,何谈功劳?且使京城涂炭,实乃大罪,死且有余,岂敢再论功受爵?
因而坚决不受。李傕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不容再辞。此后不久,贾诩生母去世,便欲辞官,回乡守制。朝廷不允,拜为光禄大夫。
如此年余,张济引领本部兵马还屯弘农,远离长安。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权,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多次兴兵打斗,长安官民不胜其苦。
贾诩每以国之大体责之,三人虽心中不和,但勉强听从,于是三分长安,各守其界。
兴平二年春,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与郭汜矛盾日益激化,再次交兵厮杀。
张济在弘农粮草不敷,于是发兵攻打宛城,却在攻城时为流矢所中,不治而死。张绣拼力打破宛城,尽杀守军,并以诸侯之礼为从父治丧,自此统领割据南阳诸郡,威势大震。
李傕见死了樊稠、张济,便请贾诩为宣义将军,以为谋主。
李、郭交战之际,贾诩两不相助,并积极谋划帮助献帝出逃长安,东返洛阳故都。
其策未行,李、郭二人罢兵,复又讲和。贾诩自觉得罪朝廷及天下百姓,怕跟李傕遭受池鱼之殃,便纳还印绶,携带家眷,离开长安,前往华阴投靠同乡段煨。
段煨军中将士一向敬服贾诩,闻其来投,俱各欣喜雀跃。段煨却怕贾诩夺其兵权,表面十分礼遇,内实忌之。
贾诩看出段煨心思,心中常不自安,遂写信给张绣,诉其苦衷。
张绣见了书信,便派人前去华阴,迎接贾诩前来宛城。贾诩见到来使大喜,于是毫不犹豫,遂留书向段煨辞行,随来人登车而去。
从人问道:段煨待主公甚厚,何故不辞而别?既然走了,又何必将家眷留在华阴?
贾诩答道:段煨生性多疑,猜忌于我甚深,待遇虽厚,久之定为其所害。而我离开,其必高兴,且指望我为外援,一定善待我家人。今张绣军中缺乏谋士,某又是其长辈,必言听计从,如此我与家人,都能得到保全。
从人闻听,敬服其论。贾诩到达宛城,自此归于张绣帐下,张绣厚待,言听计从。
李傕闻报张绣占了南阳,为示拉拢,遂派使者前往宛城安抚,使其不跟自己作对。又派黄门侍郎钟繇前往襄阳宣诏,拜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许其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衙属,拥有开府辟召掾属之权,礼仪如同三公。
钟繇尚未回京,又派左中郎将祝耽持诏前往,授予刘表假节,并督交、扬、益三州军事。李傕以此结连刘表作为外援,刘表则借机扩充实力,一时成为诸侯之雄。
镜头转换,朝廷大乱未息,青州黄巾又起。
青州黄巾余党聚众数十万人,攻打州县,劫掠良民,山东大乱。青州刺史及知州大惧,急具折飞报长安。
李傕、郭汜遂请献帝上朝,问计于群臣,商议如何平叛。
太仆朱隽出班说道:某举一人,要破山东群贼,非曹孟德不可。自从乔瑁死后,曹操继为东郡太守,广有军兵。若命此人讨贼,黄巾贼可克日而破。
李傕大喜从之,于是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
曹操与鲍信领了圣旨,一同兴兵,攻击黄巾贼于寿阳。
鲍信轻入重地,为贼所害。曹操破贼于济北,兵马到处无不降顺,不过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
曹操择其精锐者编入麾下,号称青州兵,成为起家本钱,自此威名日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