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骗你的-《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2/3)页

    他看着慧止一瞬间似乎变得有些佝偻的身影,不由得叹息:“慧伯年纪也不大,只是开始修行时晚了一些而已。”

    又听闻慧止说着:

    “我知晓了,我会责令手下人,将此经收拢销毁。”

    “只是传出去的经,如泼出去的水。”

    “即便我有心,令这方天地之人不再传阅心经。”

    “只怕在私底下,依旧会有龌龊。”

    “只有在下一代,方才能够灭绝这经文的修行了。”

    毕钵罗点了点头:“慧伯无需担心,我会协助圆教完成这些事情的。”

    慧止只是挥了挥手:“你将是成为佛子的人,怎能将时间放在这般地方。”

    “你还是要多修行才是啊……”

    慧止骗了毕钵罗。

    待他走后,慧止便唤来了手下人,将经过自己修改过的夙愿心经拿去。

    按照其命令,将在修行人士身上开始推广。

    三日之后,一广林门三劫真人,在一门派争纷中竟是胜过了一对手门派的六劫真人。

    这无疑是震惊了附近的整片修行界。

    根据这真人亲口所述,他却只是修行了很常见的夙愿心经。

    但夙愿心经上,却是新增了一极为恐怖的法门。

    那便是能够使得自己临时爆发出,身体神魂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力量。

    虽说有圆教真君亲自试过,这只能使得自己获取不超过半步阳神真君的力量。

    但在修行界范围中,四境依旧是主流。

    很快,这真人所修行的夙愿心经版本便自广林门流传而出。

    只是数个月的时间,此等新版夙愿心经便若野火燎原。

    几乎是每个修行人士,都人手一册。

    此经需日常修行,但所需时间并不长,只是半柱香的时间便是足够。

    对于很多修行人士而言,这当成自己日常所修行的副经去看,完全是不成什么问题。

    宗门之间的争斗,便又是展开的如火如荼。

    只是半年时间过去。

    三国之内,其余教派的信仰几乎是灭绝。

    剩下的,便只有一家独大的圆教,以及依附圆教的寺庙宗门。

    但圆教身为轮转道附属势力,任凭那几家颇有怨言。

    也只能忍气吞声,随即远走他乡。

    即便是三国的皇室,亦是皆变成了虔诚的圆教信徒。

    此番过后两年,夙愿心经扩散的速度便是变得越发的迅猛。

    <div  class="contentadv">        几乎是有修行者存在的地方,便能够听闻夙愿心经的诵念。

    而修行者的神魂比起一般人也强大了不知道多少。

    他们内心所产生的怨念,亦是比起凡人来说,浓郁许多。

    这些怨念,也皆是被慧止所吸收。

    他没有沉溺于力量的增长,反而将自己得到的力量大范围的借出。

    使得诸多修行者在“借功”之时,往往能够获得的力量比起自己预计的更多。

    而且随着这番行为,很多修行者都发现。

    这夙愿心经借功的副作用,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巨大。

    慧止用自己的力量给他们补齐了,使得这些借功的修行人通常只需三五日的勤勉。

    便可补回。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而使得修行者越发沉溺于对夙愿心经的依赖。

    慧止不是没有过深思熟虑。

    他也曾想过,自己这番作为是否正确。

    理智上告诉自己,此番行为无疑是和“魔”无异。

    他,成为了所有修行过夙愿心经之人的心魔。

    自己只需一念,便可将其体内怨念连同部分神魂纳入体内。

    但直觉和潜意识内,却又让慧止万分享受这般过程。

    所有修行夙愿心经之人,他们的内心都被慧止所清楚洞彻。

    他明白,人心正是如此。

    自己和夙愿心经正是给了他们自己想要的,方才使得他们如此依赖夙愿心经。

    数年之后,毕钵罗再出关。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夙愿心经竟是传播的更加广泛了。

    他止不住心头的怒火,但也冷静想了。

    毕钵罗此次没有直接去找慧止,反而是找到了几个圆教的副教主。

    菩提心证最是能够洞彻人心。

    借助预备佛子的身份,他很轻易地便从一位半步阳神真君级别的副教主口中问到了事情的真相。

    他没想到,在这几年间,慧止竟是依旧传播着夙愿心经。

    一时之间,复杂的情绪从毕钵罗心头蔓延开来。

    他想直接上报到摩诃城,但却又想到了自己儿时和慧止之间的情谊。

    若非慧止,他只怕是要在那柴房中碌碌终生。

    若非是慧止,自己又怎得个“慧根深厚”的名头,又怎会遭轮转道看重?

    他深吸一口气,决意先行找慧止谈谈。

    毕钵罗只是觉得,慧止或许是因年老体衰方才踏上修行之路。

    此前所遭受的不公和被欺负,便是导致了其心生不满。

    方才以此经报复苍生。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毕钵罗才到圆教的宝殿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