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一众老学究还在纠结难受的时候,齐磊笑嘻嘻地走过去,贱兮兮地来了一句,“还研究呢啊?” 廖凡义他们这才抬头看到齐磊。 眉头都锁的紧紧的,庞清方突然道:“小子,挺得意吧?” 齐磊摇头,“不得意,骂的是我也不是你们。” 大伙儿一翻白眼,那你怪谁?还是不自找的? 其实,关于齐磊的这条新闻,大家开始是不理解的。拿自己开涮的,真没怎么见过。 “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廖凡义疑惑发问,指着数据无语:“只是为了展示这个‘沉默的螺旋’?” 齐磊正色起来,“算是吧。” 解释道:“这条实验项目,其实没有它实质的新闻目的,仅仅只是通过一个社会事件,来展现网络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在传媒角度的差异。” “但是....”齐磊话锋一转,“它展现的可不仅仅是沉默的螺旋。” “嗯??” 众人一疑,“你还要展示什么!?” 齐磊笑了,“不是要展示什么,其实已经展示出来了。” 众人听罢,对视一眼,就在齐磊刚要解释的时候,陈兴福教授和廖凡义突然抬手制止。 “你先别说,让我想想!!” 是的,一群搞传媒、搞新闻的大拿,在这儿让一个小孩上课,心理上有点接受不了啊。 况且,廖凡义他们已经开始沉浸其中。他觉得,自己发现问题,要比齐磊说出来更能引起他的兴趣。 齐磊则是一摊手,不让说就不说呗,况且要找出来也不难。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廖凡义几人翻阅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又对三天的实验过程做了复盘。 终于,廖凡义灵光一闪,“议程设置?” 齐磊一听,登时笑了,“对,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功能,同样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定义。 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传播媒介如果对某一个重要问题反复报道和强调之后,民众就会对相关问题产生高度的“对应性”,也就是反馈效应。 根据这个原理,学术上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民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前黑板】连续报道齐磊相关的事情,那么,不管观众愿意或者不愿意,都会被限定在这个议程之内,做出不同的反应。 当然,这个“议程设置”属于大众传播的天然属性,基本功能,还不至于让廖凡义他们忽略或者惊讶。 任何新闻只要连续、长期地登陆【前黑板】,都会形成这样的结果。你就是报道楼门前有一坨狗屎,连着报几天,也得有人绕着走。 廖凡义在意的是,前黑板的新闻,在齐磊这个人的基础议程之上,又做了进一步的限定。 想像一下,齐磊这个人,在二中的话题性是很高的,属于传说级的人物。 他写过校歌,带领十四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学生会主席,还是校广播站最受欢迎的主持人。 甚至这小子挺帅的,和校园女神一般的徐小倩仿佛是神仙眷侣,等等等等! 他身上的话题无数,谈资无数。 可是,回首整个实验过程。 第一天:齐磊的成绩是抄的。 第二天,齐磊的家世起底。 第三天,齐磊和校长、老师的关系。 虽然没有一句明确的说齐磊的成绩就是抄的,他的家世就是导致他为什么能抄到,为什么要抄的诱因,而第三天校长和他的关系,仿佛再次作证了前两天的议题。 所以,关于齐磊的话题,已经被逐渐锁定!! 被限定到了一个很小的范围,仅仅是抄袭、人际关系这个范围。 廖凡义发现,第一天的观点反馈里,大家还能从其它方面谈论对齐磊的喜欢、不喜欢。 负面的观点是从其它方面的谈论的,而正面的观点也是从各个角度为齐磊辩解。 比如他优秀,他有领导力,他多才多艺等等。 到了第二天,负面和正面也有从其它方面争论的,但是已经开始减少了。 到了第三天,就更少了。 即便是正面观点,也是从他抄没抄、家庭背景有没有影响抄成绩,这个结果的角度在争论。 也就是说,议程已经被锁定在了:他到底抄还是没抄,外加他的家庭背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上面。 没人在关心他是不是长的帅,是不是多才多艺,是不是有领导能力了!! 一个问题被无限放大!! 这是值得深思的...也许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议程设置....议程设置!?“ 几个老学者,一边念叨,一边琢磨。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啊....你展示这个东西,而且还得单独提一嘴.... 目的是什么? 齐磊看着廖凡义,陈教授,还有庞清方他们皱眉苦思,并没有去打扰,也没有去解释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严重。 而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 锁定议程,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益处多多。 举个随处可见的例子,“一个演员演技好”,只要锁定这个议程,那就没人关心他其它方面的污点。 一个明星,只要锁定他是不是你喜欢的偶像,就不再讨论他其它方向的缺陷。而认定议程为是自己偶像的群体,就成了饭圈文化。 说句可能让人难受的话,绝大多数人,除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感兴趣的议题。在其它方面是缺乏逻辑能力的,甚至干脆就懒得想! 于是,很容易就会掉进别人设置好的议程之内。 然后掉进去了都不自知!而这种议程设置,在后事随处可见! 无害的,可能就是一个产品的营销,一个明星的设定。 但是,如果用的不好,或者被对手利用....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 “买华为就是爱国!” 这特么是最恶毒的议程设置!买就是爱国,不买就不爱国.... 可这就是个伪命题,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形成势均力敌的舆论对抗。 一旦锁定了这个议程.... 那就没有人再去关心华为的遭遇到底是对是错,华为做为中国企业的意义和责任,我做为一个中国的人价值观和责任。 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即便有这种思考,也成了佐证“买华为就是爱国”的“强词夺理”,导致两方对立。争吵不休 实际上....这事儿它就没有对立的道理!一个国家,欺负一个公司,手段下流且恶毒,你就算隔着太平洋去看,也特么知道该支持谁。 可是...在一个议程设定里,必然有对立的双方,就像一盘棋,必然有胜负是一样的。 一部分人,被动的成了对立方。 而且,官方是没法做出正面辟谣和干预的,不能说爱不爱国和买华为没关系,那会在这个关键时期,让很多人产生国家不支持民族企业的错觉。 更不能说,买就是爱,那不理性。 也不能说,不买就是不爱,那更不理性。 所以,你看整件事里,只有任老一个人在说,不要把买华为产品和爱国牵扯在一起。 这就是议程设置在网络时代的应用。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议程设置锁定的是更大、更具影响力的呢? ..... 说心里话,齐磊现在特别想提醒一下廖凡义,你们会在“议程设置”上吃大亏! 然而,这毕竟不是胜负游戏,而是为了深入研究而设立的实验,以真实情况为主吧! 所以,只能闭嘴了。 但是,看在张路臣眼里,却又不一样了。 这小子,肯定是藏了话的! 可是,他藏了什么? 就见齐磊打了个哈哈,不再多提。 “那什么,火侯差不多了哈,明天进入第二阶段!” 说完就走了。 等他一走,张路臣马上提醒众人,“这小子不太对!” 大伙儿一怔,“怎么了?” 张路臣皱眉想了半天,“总觉得他要么在挖坑,要么就是隐瞒了一个关键信息,总有点胸有成竹的味道呢?” “......” 这话如果是廖凡义说出来,大伙儿可能不会太当真。 开什么玩笑?咱们是专业的! 什么沉默螺旋,什么议程设置的,他们肯定比齐磊熟,也比他用的多,见的多。 说句不客气的话,沉默螺旋也许有些陌生,这是国内媒体大环境造成的。 出于宣传的目的,当然也在用。可是,怎么说呢?天天吃大米不一定就知道大米是什么成分,对不对? 国内对沉默螺旋的研究,就是这种情况。 媒体相对封闭,没有外部影响,民众议题只存在于个人社交圈子,不属于大众传播之列,所以研究没价值。 可是,你要说议程设置,这个他们懂啊,很懂! 用的多,使的溜,不怕齐磊设置什么议程。 但是,如果这话是张路臣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大伙儿都清楚这老头儿是干啥的,他这么说,那说明齐磊确实有这个心理。 “防着点?” 廖凡义点头,“防着点!” “咱们亲自把关,加大十四班的审核力度!” 这几个人开始认真了。 但是认真有用吗? 在齐磊那不知道,不过至少让四个任务班挺难受的。 实验进入第二阶段:发展期。 而与第一阶段最明显的界限,就是第二阶段增加了一条实验规则。 当天晚自习,各班就收到了一条通知: 从明天开始,每个学生拥有给【后黑板】观点点赞的权利。 每人每天,早中晚,分别对五条新闻拥有一次点赞的权利,一共15次点赞的机会。 实验组会对受到点赞的观点进行统计,前二十名的观点贴有奖励,一个赞一毛钱。 这条规则是齐磊定的。 廖凡义能想到的解释就是,“资本介入传播领域。” 至于能产生什么影响,那就不是他们能想到的了,毕竟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而齐磊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催化。 催化模型,更贴近后世的网络环境。 要知道,光有齐磊这一个网红是不够的,他自己骂自己目的其实就是打个样儿,让别人知道怎么走红。 他要造星,制造一批网红,成为流量焦点。 接下来的日子,齐磊说到做到,只给四个任务班提了两个概念,就不再参与,专心经营他的网红【神经病儿】。 而且,齐磊也有意地减少在实事上做出评论,完全脱离开主流体系,每天写一写短篇的小故事,发一点后世老掉牙的段子。 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出现广告并不算可恶,真正可恶的是,漫长的广告过后,等来的却是片尾曲。” ...... “特别能吃苦”这5个字,我想了想,我只做到了前四个.... ...... 上午肚子饿,看见同桌桌上有瓶酸奶,想都没想就喝了。 一会儿同桌来了大叫道:“我的洗面奶怎么不见了?18块啊!!” 哥没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向厕所,一顿抠嗓子,老难受了。把东西拼命地吐,直到吐出酸水。 好不容易吐的差不多了,眼泪叭嚓滴回到座位上时,同桌抱着一个瓶子说:“吓死我了,洗面奶滚到桌子下了,我的酸奶怎么又不见了呢? 哥心里直骂:你奶奶个熊滴,喝你点酸奶把人往死里整!! ...... 像这种搞笑有内涵的段子,吸粉蹭蹭的。 而当第二阶段规则公布,【神精病儿】成了名人,开始大量吸金的时候... 利益的驱使,又使得一部份有能力的普通人,开始模仿神精病的走红模式。 渐渐的,大批草根红人,流量焦点开始出现。 完全遵循了市场规律。 这些流量焦点,也在逐渐的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与【前黑板】并行的,具有传播属性的生态! 只可惜,廖凡义那几个学者的焦点还在前黑板的争夺上,并没有对后黑板的草根红人们倾注过多的关注。 那边四个任务班,已经让廖凡义带领的十四班,折磨的欲死欲仙了。 首先,一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终于开窍了。 她们之前那种广告打出去,一点新意都没有,基本没效果。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听取专业意见,开始改变策略。 广告词换成了,【精彩人生,从澳洲牛排开始。】 第(1/3)页